中风手部复健

中风手部复健 · 一对一专业训练

改善手部无力、僵硬、痉挛与抓握困难。由注册职能治疗师(OT)提供个别化训练,引导大脑重新学习控制手部。

中风后最常见的挑战

中风后,你是否遇到这些情况?

  • 👉 手抬不起来、手指动不了

  • 👉 手部僵硬、手指蜷曲、痉挛强

  • 👉 无法抓握、放手慢、动作不稳定

  • 👉 手想动,但大脑无法控制

  • 👉 已做很多物理治疗,但手还是很难恢复

  • 👉 不知道怎么练,家属在家难以指导

为什么手部恢复最困难?

中风后,很多人不是“不想动”,而是——大脑无法跟肌肉沟通,无法有效控制手脚。

手部是人体最精细的肌肉组合:

  • 手腕

  • 手指

  • 拇指

  • 前臂旋转

  • 协调与抓握

这些都需要大脑重新建立“动作指令”

只做被动运动(工具或别人帮忙,或者好手帮坏手)还是不够的。


✔ 关键在于:引导大脑重新“主动”控制手部肌肉。这是 OT(职能治疗)最擅长的领域。

我们如何帮助你

① 一对一中风手部评估

  • 肌力

  • 活动度

  • 协调

  • 手指功能

  • 肌张力(spasticity)

  • 前臂旋转能力(supination/pronation)

② PNF 动作引导

运用专业 PNF 技术
➡ 协助大脑“触发”手部动作
➡ 改善运动控制
➡ 引导无力手部主动活动
(这一点很少治疗中心会做)

③ 干针 + 触发点(适合手部僵硬 / 痉挛)

  • 缓解前臂肌肉紧绷

  • 改善手指屈肌过紧、蜷曲

  • 增加手部活动空间

  • 更容易做动作训练

(辅助改善肌肉状态)

④ 手部功能训练

针对中风常见问题:

  • 抓握困难

  • 手放不稳

  • 手指无法分开

  • 换物品不稳

  • 手眼协调差

逐步恢复 日常生活功能(吃饭、拿杯子、穿衣、使用手机等)。

⑤ 手部康复游戏

使用你自己的 rehab game / WebView 训练:

  • 手部抬高

  • 前臂旋转

  • 手指控制

  • 抓握力追踪

让训练更有趣、持续性好。

⑥ 家属教学

每次训练后教家属:

  • 如何在家练

  • 不会伤害的方式

  • 合适的生活活动练习

让恢复不会只停留在治疗室。

哪些患者适合我们的手部训练?

 

  • 急性 / 慢性中风

  • 手部无力

  • 手指僵硬、蜷曲

  • 手部协调差

  • 抓握物品困难

  • 前臂无法旋转(supination 较差)

  • 手部萎缩 / 不听使唤

  • 手麻导致动作不稳

治疗流程

① 评估

了解手部肌力、肌肉张力、感觉神经功能、僵硬程度、关节灵活度、协调能力等等。

 

认知功能方面的测试,包括短期记忆、长期记忆、注意力、问题解决能力、动作执行力等等。

② 个别化训练

针对个案的状态,设定个别化的训练计划。以职能治疗为基础,配合PNF 的动作引导与肌肉神经的刺激,逐渐学习手部关节的活动。

 

治疗计划包括,肩膀关节活动、手肘手腕活动、手部功能练习、舒缓张力的运动、日常生活训练、认知功能训练等等。

 

必要时,使用肌肉筋膜松动治疗、激痛点治疗、干针、经皮神经电刺激作为辅助。

③ 居家训练计划

提供简单安全的居家练习表,让个案每天在家抽出时间做合适的运动。

为什么选择我们的中风手部复健?

1️⃣ 专注中风手部与上肢复健
不是“全身物理治疗”,而是重点放在中风后的手部、手指、前臂与上肢动作控制,针对吃饭、拿杯子、刷牙、穿衣、使用手机等日常功能进行训练。

 

2️⃣ 由注册职能治疗师(OT)亲自一对一治疗
治疗全程由注册治疗师操作,不交给助手。评估、手部训练、动作引导都由同一位治疗师跟进,方便追踪进步。

 

3️⃣ 结合 PNF 技术,重建大脑对手部的控制
运用 PNF(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术)协助触发手部动作,帮助大脑重新学习如何活动肩膀、抬手、伸指、抓放物品,不只是被动性的帮你活动关节。

 

4️⃣ 干针+肌肉筋膜松动治疗 + 激痛点手法,舒缓僵硬、痉挛、和肌肉张力

对于手指蜷曲、前臂肌肉紧绷、手掌握拳放不开的状况,可视情况使用干针、激痛点、和肌肉筋膜松动治疗手法,配合运动训练,让手部更容易活动。(会在评估后判断是否适合)

 

5️⃣ 融入功能性与游戏化训练,提高参与度
不只是枯燥的重复动作,会结合手功能任务、互动式游戏训练(如拿取、放置、对准目标)让训练更贴近日常生活,也更容易坚持。

 

6️⃣ 重视在家运动教学,回家也知道怎么练
让病人在家也能持续训练,而不是只依赖每周一两次治疗。

 

中风手部复健常见问题

Q1:中风多久后才适合开始手部训练?
A: 一般来说,只要病人情况稳定,没有急性并发症(如血压告、严重胸痛等),就可以开始温和的上肢与手部训练。越早开始,越有机会减少肌肉的退化与关节僵硬。若已经超过半年或一年,也依然可以训练,我们会根据目前状况调整难度。如不确定几时开始治疗,可以询问医生的建议。


Q2:已经中风一年以上,手部还来得及训练吗?
A: 可以。虽然时间越久,恢复速度可能较慢,但大脑与肌肉仍有可塑性。我们会评估目前的肌力、活动度与肌张力,设定合理的训练目标,帮助改善实用功能,例如拿杯子、按电话、扶扶手等。


Q3:疗程需要做多久、多久一次?
A: 频率会依病人的体力与家庭安排而定。常见的做法是一周 2-3 次,一段时间后再评估效果。我们会在第一次评估时,与家属讨论可行的频率与阶段性目标。


Q4:如果手很僵硬、手指都弯曲,是否能做?会不会很痛?
A: 手部僵硬、手指蜷曲是中风后常见的问题。我们会先观察肌张力状况,再决定是否适合做干针或手法放松,并配合伸展与动作训练。我们的目标是「在病人可接受的范围内」进行,不会强硬拉扯。


Q5:这跟普通物理治疗有什么不同?
A: 职能治疗(OT)更着重「日常生活功能」与「动作控制」,特别是上肢与手部的精细活动,例如拿东西、吃饭、穿衣、使用手机等。我们会把训练内容尽量设计成贴近日常生活的任务,协助病人把能力真正用出来。


Q6:可以一起来的有谁?家属需要在场吗?
A: 非常欢迎主要照顾者一起出席。家属在场可以了解训练重点、注意事项与居家练习方式,有助于在家继续协助病人练习。

想开始帮助手部恢复吗?

中风后的手部与上肢功能,需要时间、耐心与正确的训练方式。
你不需要自己摸索,我们可以一起评估目前状况,规划适合的训练方向。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